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20:19 点击次数:143
图片
概况四合院的基本形态是由四座房子围成,成为中轴对称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布局,平面如“口”字形。但南北有差异:南方四合院因屋宇相连,只留出中央的院子,较为紧凑;北方的(多指北京)四座房子各自独立,屋顶并不相连,四个角落因此多出颇具妙用的小院来,称为“露地”。四周以墙垣连接,形成封闭的界限,各座房屋之间则以“游廊”连接,如同手笔从身上长出,所以被称为“抄手游廊”,使起居不受晴雨霜雪影响。游廊的一侧可砌墙,开设扇形或桃形漏窗,另一侧则常置栏杆座椅。相关名词解释基本的四合院形式属于小型住宅,只有两进院落,而官宦或富贵人家则会采用纵向或左右延伸的方式,创造出多进甚至带花园的宅第。·倒座:第一进通常背对街道或胡同,故称为“倒座”。第一进的倒座作为储藏室、私塾或是客厅。受到明代《大明会典》,庶民百姓住宅面宽不得超过三开间,合院的房屋都朝内开门,内院与外面隔绝,向心性很强,四周砌高达墙垣,形成密闭且宁静的宅院。主入口基本可分四种等级:广亮大门:前后共立六根柱,门扇设于中柱上,使入口有较大的进深,多见于官宦府邸。金柱大门:门扇装在前金柱位置上,入口的进深较浅。多见于中上等人家。蛮子门:把木板墙安在前檐柱位置,门外无容身空间。多为富商殷户使用。如意门:以砖墙砌柱,中间留出门扇,为平民百姓使用,是最普遍的大门形式。影壁:进门后的小院有一道墙对着大门,称为影壁。如果院落够大,影壁独立在园中,兼有挡景及反射明亮光线的作用,一般多用细致的砖材砌成,其上雕刻吉祥图案。垂花门:合院中轴线第二进的出入口,雅称垂花门,因正面吊柱宛若花朵而得名。所谓“二门不迈,大门不出”中的二门即为垂花门。它的最大特色是采用一种叫作“勾连搭”的屋顶——两个造型不同的屋顶连接在一起,前者为人字脊,屋脊出蝎子尾,后者做成圆弧形的卷棚,又称为马鞍顶。屋顶前尖后圆,富于变化之美。而北京四合院的空间使用合乎传统人伦礼节。正房居中,屋顶高度也最高;厢房分列左右。正房:正房通常为三开间或五开间,中间是主厅,两旁是卧房;左为大,所以左边房间由长辈使用,右边次之,房间依照家庭长幼的序位来分配。正房后面加盖穿心廊,形成“工”字形平面,但到明清渐渐少见。厢房:厢房多属晚辈居所,一般仍采用“一明一暗”三开间的格局:中为小厅,左右为房,或者三间都是房间。耳房:当空间不敷(够)使用时,不论正房或厢房都可在其左右两边各增建一“小间”,称为“耳房”,也可当作厨房。后罩房:女眷或仆役居住于合院最后一排的“后罩房”,宽可达五间或七间,屋顶却较低。至于中庭院子,除了步道外,四隅常栽种一些祥花瑞草,虽然俗谚云“桑枣杜梨槐,不入阴阳宅”,但实际上只要是有花果可赏可食的植物,都不乏人栽种。(完)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